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广州南方学院艺术学院戏剧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招生简章

编辑:张轩卿 发布时间:2025-11-03 点击:

一、课程背景 

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戏剧正式纳入艺术类课程,戏剧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新三科”之一,由此奠定戏剧教育的课程地位。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美育浸润目标,推动美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并提出至2027年实现常态化艺术展演、跨学科资源整合与学生艺术团培育等关键目标。202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精神,戏剧教育已从“倡导”走向“刚性要求”,成为中小学必须开展的美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课程严格对标国家美育政策精神,积极响应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的刚性需求,致力于推动戏剧教育从中小学的“软倡导”走向“硬落实”。

戏剧教育远非简单的文艺表演,它是一门融合了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与创新意识教育的综合性学科。它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与团队协作,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健全人格陶养、社会角色认知、综合认知能力拓展以及语言与社交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

当前,政策驱动与广泛的社会需求已形成强大合力,但中小学普遍面临专业戏剧师资紧缺的现实挑战。与此同时,教育部亦鼓励通过合作方式,引入社会专业力量以提供美育教学服务。这一宏观背景,正是我们举办教育戏剧教师培训课程的初衷与使命,旨在为各中小学精准输送能胜任戏剧教学与活动的骨干师资。

广州南方学院依托其正在积极建设的戏剧教育系及相关专业,并凭借其成立的中小学戏剧教育培训中心的实践平台,汇聚了由高校教授、剧院负责人、资深编剧导演构成的权威专家导师团与具备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实践导师团。我们拥有成熟的师资队伍、系统的培训体系与专业的教学场地,确保为本课程提供坚实有力的质量保障。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 理解戏剧教育的育人价值,掌握其在健全人格、社会认知、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 学会将戏剧融入语文、历史、德育等学科,实现“以戏促学”

· 系统培养剧本编写、舞台导演、排练管理、跨学科整合等实操能力

· 培训期间完成一部可展演的微型教育戏剧作品,结业即成果

(二)课程亮点

· 上戏教授领衔授课

孙惠柱教授亲授【教育示范剧体系】,沈亮、毕宝仪、安怡、戴纪澜等戏剧教育专家开展多场理论讲座与工作坊

· 实战导向,每日工作坊+排练

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全程边学边练,结业即可带回校内使用

· 小班教学,每班限30人

分组指导,确保每位学员获得充分关注与实践机会

· 权威证书+作品输出

完成培训颁发结业证书,作品可直接作为学校美育成果推广

(三)课程模块(节选)

· 戏剧与戏剧教育概论(沈亮、毕宝仪、安怡、戴纪澜)

· 教育示范剧体系与实践(孙惠柱)

· 剧本编写与导演表演基础

· 舞台美术设计与剧目排练

· 制作人工作坊与成果展示

三、招生对象

· 中小学美育、语文、政治、艺术等全科教师;有意从事教育戏剧工作的青年教师;

· 学校戏剧社团指导教师;对教育戏剧有兴趣的教育工作者。

四、招生人数

· 每一期每班学员25-30人。

五、师资力量

(一)校外导师


【孙惠柱】

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剧作家、导演、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市教委综合艺术教研基地主任、纽约大学人类表演学博士、纽约《戏剧评论》(TDR)编辑联盟轮值主编。

孙惠柱教授是目前国内在普及性戏剧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从戏剧创作实践出发,将创作与戏剧普及教育紧密结合,广泛开展国际化的戏剧教育工作,将中国的戏剧教育成果和中国文化推广到其他国家。他的探索也给中国特色戏剧教育体系的建构带来诸多参考。著有《戏剧教育基础》《戏剧的结构与解构》《社会表演学》《教育示范剧:基训、剧本、表演》(5册)《戏曲剧本创作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论》等16部著作与教材,240篇中英文论文;20余部话剧、戏曲、音乐剧如《中国梦》《挂在墙上的老B》《宴席》《心比天高》《朱丽小姐》《徐光启与利玛窦》《苏州河北岸》《阿Q罗曼史》《强娃》《寻找蓑笠翁》《三怕周树人》等在20国演出;编导教育示范剧《孔门弟子》《悲惨世界》《鲁迅故事新编》《成语剧》古诗音乐剧串烧《向天歌》《寻找蓑笠翁》等系列。

【沈 亮】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教授、博导,全国首届中小学美育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戏剧与影视分委会召集人。上海市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非统编教材《戏剧(戏曲)》主编。

沈亮教授主要从事戏剧教育和戏剧编剧的教学和实践。“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的特色培养”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东方英才教师项目”;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全国艺术学科课题“上海大世界——都市化进程中的综合娱乐文化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研究”和“戏剧参与都市社区建设——国际经验和本土实验”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主要著作有《大世界——综合性娱乐场馆的经验之道》《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在美国戏剧刊物《戏剧评论》(The Drama Review)上发表论文多篇。

【安 怡】

浙江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浙音戏剧学研究所副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音乐剧协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教育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剧协导演学会副会长。

从事话剧、影视导演表演创作实践与教学工作四十余年,曾任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栏目编导、制片人。导演有话剧、歌剧、清唱剧、儿童剧、戏曲等舞台剧十余部。曾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导演一等奖等。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研究工作,主持辽宁省、浙江省科研重大项目、教改课题等多项。出版专著:《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与教学研究》《长三角与越剧学术论坛文集》(主编)《中国传统戏剧图像志》(副主编)。

【戴纪澜】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一级编剧,深圳话剧院筹建负责人,深圳市文化馆副馆长。戴纪澜老师期致力于戏剧创作、文化管理与公共艺术教育,兼具扎实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实务经验。

作为深圳话剧院筹建负责人,她推动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举办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单季线上传播超1.7亿次。其作品曾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编剧)创作人才年度资助、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编剧)成果运用作品奖励、第四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计划最佳剧本大奖、广东省公安文艺汇演金奖、广东省艺术花会(戏剧小品)金奖等。出版剧作技巧专著《现代寓言戏剧的虚实镜像—马克斯弗里施剧作剖析》(光明出版社),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戏剧教材《戏剧》编剧专册教材等。在戏剧创作、公共文化推广与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毕宝仪】

旅德女中音歌唱家、歌剧导演,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艺术融创中心主任、艺术中心教授,兼任中山大学外聘教授、深圳大剧院驻院导演、厦门歌舞剧院特聘导演。

毕宝仪教授在歌剧表演与导演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兼具欧洲舞台经验与国内教学实践。她曾在《帕西法尔》等经典歌剧中担任主角,并执导《大地的女儿》《阿依达》《伊奥兰塔》等多部歌剧作品,改编《弄臣》《费加罗的婚礼》并在全国多地巡演。她策划导演的原创话剧《火种》完成多场展演并获奖,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歌剧人才培养项目,长期开设戏剧大师班与讲座,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奖项,在歌剧创作、舞台导演与戏剧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二)校内导师

【臧艺兵】

广州南方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口述史学会副主席,厦门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中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艺术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国家项目评审专家等职。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湖北省实验教学师示范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普通高校音乐联盟副主席,音乐理论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世界》栏目特聘专家,《当代音乐》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等职。

臧艺兵教授在学术领域卓有成就,研究领域涵盖了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哲学、音乐教育、非遗保护、文化产业等领域,著有《中国音乐史》、《民歌与安魂》、《作为文化的音乐》、《民间音乐与文化创意产业》等著作。主编《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表演研究》、《人性与国情:音乐人类学观察》等丛书。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发表过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在学术界和音乐教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贡献。曾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湖北省实验教学师示范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普通高校音乐联盟副主席,音乐理论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世界》栏目特聘专家,《当代音乐》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等职。臧艺兵教授在学术领域卓有成就,研究领域涵盖了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哲学、音乐教育、非遗保护、文化产业等领域,著有《中国音乐史》、《民歌与安魂》、《作为文化的音乐》、《民间音乐与文化创意产业》等著作。主编《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表演研究》、《人性与国情:音乐人类学观察》等丛书。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发表过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在学术界和音乐教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贡献。


【杨昊松】

广州南方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戏剧教育系系主任。毕业于美国佩斯大学演员工作室戏剧学院。华裔演员、导演、教授。美国“演员工作室”剧院PDU会员 (The Actors Studio)美国舞台导演和舞蹈编导工会会员、美国高等教育戏剧协会会员。美国迈克尔·契诃夫协会会员、美国亚裔戏剧艺术家联盟会员、洛杉矶东西演员剧院会员。 曾任美国好莱坞电影学院教授兼表演系主任、美国世界文学艺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编辑主任、浙江传媒学院美国“方法派”外籍表演专家。2024年10月负责上海美国学校专家工坊《国际戏剧教师培训项目:安•博格(九)视点》。系统译介并出版多位奥斯卡、托尼奖、奥比奖、金球奖得主的世界级权威表演理论著作:《追求人类本质的迈克尔·契诃夫表演论》《表演与生活的探索:演员工作手册》《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实践者之路》《表演的技巧》(奥斯卡影帝马龙·白兰度前言)《斯特拉·阿德勒的表演课》《迈克尔·凯恩谈镜头前表演》。

(三)一线教育实践者

【覃剑伦】

广州南方学院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剧场学人、艺管人。硕士毕业于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师从剧场学专家永井聪子教授。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中国艺术管理领域首家综合服务型NPO组织——“艺管界”平台主理人;曾任华南地区首家teamLab常设馆首任运营主管,广州云幕剧场负责人,任职期间推出了“云幕周年演出季”和“逍遥国风季”两个演出季项目,并在剧场首部自制剧目《海达·高布乐》(陈晶晶导演、改编)中担任制作人。广东省首部原创诗剧《成连与伯牙》(黄礼孩编剧、陈晶晶导演)中担任制作人。著名爵士乐队Maple Jazz Band 巡演制作人。


【吴 铱】

广州南方学院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艺术学博士、三级演员、三级导演。中广联演员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CNKI(中国知网)评审专家库专家,“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维普网)特邀咨询专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多次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戏剧作品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曾参与多部戏剧创作,并多次参演国家外交级文化交流活动。


【苏靖岚】

广州南方学院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拥有丰富戏剧教学与实践经验,曾于多所中小学及艺术中心担任戏剧教师与舞台监督,并参与上海市义务教育戏剧教材编写。长期负责“剧光”戏剧关怀公益项目,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戏剧服务,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团体等荣誉,并得到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长期致力于通过戏剧教育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并长期进行戏剧公益服务项目。

【方铭铭】

广州南方学院学院青年教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

2023年至2025年曾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剧学校的中小学戏剧课程,并编写该校的戏剧编剧美育课程。作为编剧,剧本《残羹一梦》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戏剧中国”2024年度作品征集潜力剧本;儿童剧《初潮》获中国戏剧出版社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金画眉戏剧展”特别优秀儿童剧剧本;联合儿童剧《口袋保卫战》从43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2024年培源艺术节孵化剧目并成功孵化。

六、课程安排

 

七、培训时间与地点

 

八、证书颁发

学员按要求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参与结业展演,经考核合格后,将获颁由广州南方学院中小学戏剧教育培训中心认证、授课专家联合签名的结业证书。

 

九、培训费用

原价3980

报名两人9折,3582/

五人85折,3383/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方老师               

电话/企业微信:13425069731

邮箱:fangmingming@nfu.edu.cn

联系人:苏老师               

电话/企业微信:17738704362

邮箱:sujinglan@nfu.edu.cn

十一、报名方式

加入课程咨询群并添加咨询老师联系方式,发送报名表后扫描二维码将培训费用汇至指定账户,并备注“戏剧培训+姓名”。我们将在收到款项后确认您的报名席位,并以短信或邮件形式发送《录取通知书》及详细报到指南。




  •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音乐楼
  • 邮编:510970
  • 联系电话:020-61787161
  • 系部信箱::yyx@nfu.edu.cn

版权所有 © 广州南方学院 音乐系